澳思泰联系方式

综述TCD仪的产品定位和应用展望

发布日期:2018-08-7

作者:唐  俊  敏

笔者因所学和工作的关系,得以有机会走访了国内的一些医院,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获益匪浅。在此就TCD方面讨论较多的一些问题,做一简单个人总结。或有愚见,不吝指教。

一、TCD的定位

(1)指挥棒效应,与CT,MRI,DSA的关系

首先,大家都知道,颅内脑血管的检查包括CT,MRI(核磁共振),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CD四种检查手段。在大型医院,专科设置齐全,设备完善,四种检查都具备,但因为工作原理的不同,此四种方式并不能相互取代,更多的应是协同关系和先后关系。

TCD无创,实时动态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作为颅内疾病检查的第一站。可以进行脑血管疾病及引起脑血管改变的疾病的检查,脑血管机能的评价,危重病人的监护。根据其检查结果,可判断下一步是否还有必要行创伤性检查,如DSA,或是CT,MRI。因为DSA作为脑血管狭窄的金标准,反映的是脑血管瞬间的形态学的变化,但其作为一种有创伤的检查,注定了不会被频繁使用,也不会轻易为受检者所接受。经由TCD的指挥棒效应,筛查出病人再行DSA能大大提高疾病的检出率。

CT,MRI作为影像学检查提供的是大脑实质细胞的损害和形态学上改变的影像资料,其中MRI对血流非常敏感,其成像是基于流动血液与静止脑组织信号而得到的,但对远端血管较近端困难,该现象随年龄增加而更明显,且有放射性损伤。作为大型医疗设备,价格昂贵,很难普及。在暂时还没有MRI的医院,TCD对检查,,筛查颅内脑血管疾病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综合各项检查的特点,TCD应该作为颅内检查优先进行的选项,在确诊相关疾病的同时,为DSA起筛查作用,与CT,MRI起协同作用。

(2)普及化效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膳食结构不断改善,在欣喜的同时,多种富贵病和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日益高发,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相关疾病在疾病死亡率中已然排第二位。鉴于此类疾病预后不良,因此早期诊治筛查就成为了关键。在有三高症状的人群或四十岁以上的人群中开展TCD的普查很有必要。经过脑血管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建立脑血管高危人群档案,进行重点监测和动态筛查观察,有利于个体化筛查,改善症状,减轻预后。以南京科进公司生产的TCD产品为例,除传统上把TCD作为标准配置的大型医院,现国内有大量的基层医院和体检中心都配备了TCD,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TCD近年发展的热点

TCD仪器的发展和应用一直与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与计算机的发展密切相关,始终朝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以南京科进公司生产的KJ系列TCD为例,开发出模块化TCD仪,重量1公斤,配以笔记本电脑或一体机电脑操作。其轻便简洁,功能强大的特点,使床边检查成为可能,手术以及危重病人的检查和监护更简单易行。在软件功能上,除原有的正常值数据显示,栓子跟踪,M模功能,新开发的血管自动搜索功能,能追踪探头方向上各个不同深度的血流信号,方便快速定位血管。

伴随着仪器性能的发展,TCD现主要运用于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检测及侧枝循环的建立、颅内压增高和脑死亡的检测,,以及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监测,微栓子的监测。

现关于脑死亡的日益引起关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酝酿完善中,TCD作为标准之一,对脑死亡的具有方便、灵活、易操作、可重复的特点。在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国内外专家运用TCD脑死亡的文章,意见也日渐统一,给TCD的运用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微栓子监测和研究领域,我国的学术专家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最新文章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